当前位置: 首 页>宣传教育>理论研究>正文
李思辉:论“当官”“发财”之互斥性
2015-09-01 11:30     (点击: )

“当公务员就不要想发财”,这是人社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信长星日前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他说公务员是一份职业,但又不是普通的职业,其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严’字当头,严以律己。当公务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公务员。”

人非土石,孰能不吃喝拉撒?基本的物质生活人人都需要。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得和“财”打交道,完全没有“财”的托底也存活不下去。只是,人对财富的需求极具弹性。贪婪者金玉满堂也嫌少,淡泊者一茶一粥足够了。因此,有些人对发财无比追崇,有些人则对它没多大兴趣。倘若是平常人,追不追求发财是个人自由,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格局下,正当追求财富并无不妥。可若是官员,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与“发财”绝缘,自觉与之保持距离,否则难免步入危险的深渊,付出惨重代价。

这是因为“当官”与“发财”古来就互斥。千百年来人们虽常常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但在语气上,中间有一个顿号。也就是说传统的成功观是把“当官”“发财”并列起来说的。即要么当官、要么发财,只能二取一,又要当官又想发财就难免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终两头都不落好,轻则丢官去职,重则身败名裂。古代的梁冀、严嵩、和珅等等,都是又要当官又想发财的典型。他们最终不仅丢官失财,而且受到世人唾弃。

因此,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非常排斥发财,格外注重清名。北宋名臣范仲淹非但不取不义之财,而且把俸禄拿出来创办义学,施惠于民;清初大员于成龙不仅不贪污钱财,连朝廷默许的火耗补贴也不收,长期吃不起肉食,被称为“于青菜”;更极端的是殷之名士伯夷、叔齐宁愿饿死不食周粟,他们对发财没有一丁点儿兴趣。因为雅志高洁、排斥发财,把当官和发财的问题看得很透,因此受到百世敬仰。

现代政治文明对为官者要求更高,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官员的廉洁要求都非常高。一旦发现他们有以权谋利、收受贿赂、妄图发财的情况,弹劾、罢免和追责机制马上就会启动。后果不仅仅是丢官,还要受到法律惩处,有的需要坐牢去。在这些国家,有的官员就因为用公款买了一盒盒饭,或者收了纳税人的一点好处,结果就被追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将领导干部定义为“公仆”,对他们提出了比西方更严格的要求。

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告诫领导干部“当官就别想发财,想发财就别当官。”“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区分“两道”,划出了一条红线:想从政,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别来从政,决不能脚踩两只船。然而总有一些人明明懂得“当官”与“发财”的互斥性,却偏偏要脚踩两只船,又要当官又想发财,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周永康、刘铁男、蒋洁敏、赵少麟等等,官位不可谓不高,职权不可谓不大,倘能自守清廉,克己为公,不是不能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实现价值。可他们愣是把“当官”“发财”这完全相斥的“两极”捏到一起,死命地按住、压住,如此罔顾规律,最终不爆开、不炸伤自己才怪。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各级领导干部身居官位,就当殚思竭虑为百姓办事,不该破的“戒”不要破,不该用的权不要用,不该犯的错不要犯,坚决和发财的念头说再见,自觉排斥各种“发财”的理由和“机会”。这样做,从大处讲,是无愧党和人民,不损党和政府形象;往小了说,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有个好的官声,在位时有所作为、,退休了平平安安,百世后留下清名。

上一条:如何清除政治生态“雾霾”
下一条:净化政治生态,要纯洁上下级关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