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广东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融合,全省现有纪检监察组织机构4674个,纪检监察干部22693人,其中从检察机关转隶2732人。这支聚合重塑的纪检监察“铁军”,肩负着对南粤大地上每一位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情况进行监督的神圣使命。
有人会问:监委成立后,纪检监察干部职权更胜从前,如何确保“执纪者先守纪、监督者受监督”?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时任监察部部长杨晓渡在“部长通道”回应公众关切时表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要接受党委及人大的监督;在具体工作中,检察机关对我们移送的案件要进行审查,这也是一种监督;同时,我们内部有非常严格的监督机制,干部监督室负责监督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机关纪委负有党纪和监察法规定的监督职能;此外,来自社会、舆论、媒体等的监督,拧成一股巨大的监督合力。
广东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态度一直都是“刀刃向内不手软,清理门户不松劲”。2017年,广东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134名违纪纪检监察干部,其中厅局级6人,县处级28人,查处人数较2016年增长了47.2%。在这股监督合力当中,广东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以勇为人先的干劲未雨绸缪、提前部署。
首位首抓 确保政治过硬
监察体制改革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监督力量明显壮大、纪法衔接更加严密,另一方面,依法反腐的标准明显提高、队伍自身建设的任务愈加繁重。面对机遇和挑战,面对中央纪委的殷切期望,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施克辉如是表态,广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把改革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首要的就是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业务能力,真正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在中央纪委、广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监督工作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注重内外兼修、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专项检查,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持续有力地释放正人先正己的强烈信号,在南粤纪检监察系统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省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大学习、大培训,我们要把‘忠诚履职、干净干事’烙印在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心头。”
春雷阵阵,万物生发。在省纪委监委的春耕场上,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着、开展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政治要求,自上而下全面铺开大学习、大培训,讲政治、学理论蔚然成风。干部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大学习”为抓手,自主学、全面学、系统学,在笃学立根中固守“忠诚干净担当”本色;抓业务、补短板,干部们针对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短板,开展精准培训,切实提高纪法衔接、执纪执法能力,跑好首棒,开好新局。
摸清家底 提前谋划部署
干部监督部门由施克辉同志直接领导,从日常汇报到案件审批,从重要工作组织部署到督促落实,他都竭力为干部监督工作排忧解难、撑腰鼓劲。省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克辉书记在大年初四就批复了我们呈报的21个初核方案。书记尚且如此,我们更应日夜兼程。”
按照“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要求,省市县三级监委成立前后,干部监督室同志主动作为、下沉基层、摸清家底、查摆问题、提出对策,先后深入广州、佛山、惠州、湛江、云浮等地级以上市纪委,越秀、博罗、徐闻、罗定等县(市、区)纪委,以及省纪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纪检组等部门。从队伍人员规模到综合素质,从干部的专业、年龄结构到地域差距,一组组准确、翔实的数据背后是干部们无数次的“望闻问切”。
“纪检监察机关集纪检、监察两项职能于一身,监督范围扩大,权限更加丰富,迫切要求探索更加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既要确保纪法顺畅衔接,又要确保两者边界清晰,防止以纪代法的问题发生。”干部监督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始终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和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遮丑、不避短,同时充分吸收广东纪检监察系统内部专项检查成果,全面梳理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283名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轨迹’,力求掌握的情况全面客观,得出的数据准确真实,提出的对策精准管用,不断提升干部监督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刀刃向内 力求监督到位
“信任代替不了监督,纪委监委也并非‘净土’。对于可查性比较强的违纪问题线索,务必重点核查、快查快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省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相关负责人立场坚定、信心满满,“在‘减存量’的同时,对照‘政治上严、业务上严、作风上严、修养上严’的标准,做深、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管理,实现‘遏增量’。”
据悉,目前广东省121个县(市、区)有1/3成立了干部监督室。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分析道,“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指导,提升基层的执纪能力,干部监督网必须织密织牢,使监督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数量、监察体制改革相适应,稳扎稳打地消除监督‘空白点’。”
针对基层监督层层减弱的痼疾,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内部专项检查的利剑作用,紧扣纪检监察机关“七种权力”的行使,围绕“六项纪律”,聚焦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三大问题”,动真碰硬,着力发现问题,实现内部专项检查向基层延伸,构建三级专项检查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将内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案件审理、经费管理方面的问题线索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跟进处理,抓早抓小、立行立改。在将“害群之马”清除出队伍的同时,也为受到诽谤、诬告、严重失实举报的纪检监察干部及时澄清,旗帜鲜明地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正名,充分发挥专项检查工作的“尖兵”“前哨”作用,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绝对忠诚可靠,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施克辉同志曾寄语:干部监督工作十分重要,每一项工作都是一场特殊的战斗,必须要有党性、有胆魄、有奉献精神,为纯洁广东“纪律部队”作出新贡献。此语,是鼓励,是鞭策,更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新时代奋斗征途上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