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宣传教育>理论研究>正文
善学者尽其理 善行者究其难
2021-06-11 13:55   中国纪检监察报   (点击: )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广大院士要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重要讲话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出自荀子《荀子·大略》:“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意思是:君子学习了知识,犹如蝉蜕皮一样,能够迅速而彻底地发生变化。所以,无论行立坐卧,君子都在学习,甚至是转换脸色、改变语气都要学习。只要是有用的知识都不放过,更不让疑难问题过夜。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行动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

这段话,很好地呼应了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就是学习是无止境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智库)的祭酒(即主管)。《史记》记载,李斯就跟随荀子“学帝王之术”。他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被后世尊称为“后圣”。

关于学习,荀子在《劝学》中有着明确的方法:善假于物,不断积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宋代大儒朱熹,对此有一首《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因家贫无藏书,又无钱购书,只能靠借书和抄书来学习。为了“遍观群书”,即使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依然苦学不辍。宋濂在深山中读书时,尽管吃不饱穿不暖,却并不觉得低人一等,而是以读书明理为最大的快乐。果然,宋濂名满天下,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与刘基并称为“一代之宗”。

即便名闻天下,宋濂始终坚持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我们熟悉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出自宋濂之手。在这篇赠序里,宋濂就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古人在物质条件甚为匮乏的情况下,修学问道的志向,令人感佩不已。其实,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中,这样的感人事例同样不少。

中国科学家造第一颗原子弹时,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炼制炸药用铝锅,精确计算时用的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邓稼先是原子弹理论数据的总负责人,他每次最后一个签字,手都在颤抖,签完字手都是冰凉的,生怕出一点差错。邓稼先就这样同科学家们,抱着义无反顾的热情奋斗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中国的科学家,就是这样——用最原始的工具、最饱满的热情、最吃苦的状态,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科技的进步,固然离不开科研工具和手段的极大改进,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人的学习和研究精神。如果学习的时候浅尝辄止、过度依赖外在力量,就有可能只是掌握了知识,未必抓住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结论背后的深刻原理。

我们有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和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保障作用,结合中国智慧和文化理念,只要我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一定会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条:辨风正俗最其上
下一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历史主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