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汉代桓宽在《盐铁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继而写道,“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大意是说,孔子讲过,用麻布制作帽子符合礼的规定,现在大家改用丝来制作,这样更为节俭,我赞成大家的做法。因此圣人崇尚圣贤但不远离古制,顺应习俗而不偏离时宜。无论是圣贤还是聪慧之人,都会因时制宜、随机应变,根据时代变迁调整应对策略,随着世事变化制定治理规则。
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也是求真务实的态度、破冰前行的勇气和创新发展的智慧。无论是《易经》中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还是《孙子兵法》中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抑或是《淮南子》里的“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都饱含着源远流长的权变、经权和常变的哲学思想,即在处理问题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但也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境和形势的不同而有所变通、灵活应对。
主动求变者进,因循守旧者衰。“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的,唯有审时度势,方能赢得主动、赢得胜利;反之,如果拘泥于陈规旧制,终将以失败告终。三国时的街亭之战,马谡自恃精通兵法,不知权变,弃守水源而驻扎山上,最终被张郃围攻,失守街亭。“刻舟求剑”故事中的那位找剑人,也正是由于忽略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而沦为笑柄。船是在不断前行、变化的,找剑人却用停滞的眼光看待正在变化的事情,死板教条地从船舷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形变不同,胡可专一。”仅仅知道事情本身却不懂得审时度势就会失败,顺应时势并采取与之相应的行动才能取得成功。形势千变万化,对策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长征途中,面对几十万围追堵截的敌军,毛泽东指挥3万红军灵活机动、敌变我变,“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些在不利条件下的随机应变之举,成为长征中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作战行动,中央红军因此由军事上的被动转为主动,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正所谓,“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得患济事者是也。”
历史不会眷顾因循守旧者,也不会等待故步自封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敢于、善于应变和创新的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应变,是中华民族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应当跳出惯性思维,与时俱进,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练就识变能力,提升应变本领,增强求变勇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对原则坚定执守,又根据不同情况创新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